药苑党旗下-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2023
来源:yl9193永利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28
药苑党旗下-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2023
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成立于2001年,现有正式党员15人,全中心共24人,党员占比62.5%。支部严格落实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三全育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守正创新。
- 强化理论学习,坚定不移跟党走
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采取集中培训、线上学习、视频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学习力度,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整体工作能力,更好地发挥党员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书记贾占红以《坚定“四个自信”——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意义》为题,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向全体支部党员介绍“四个自信”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始终不忘初心、永远牢记使命、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懈奋斗。
本支部上半年以不同形式开展了9次主题教育活动:《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内容、重温《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议》,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习近平著作选读》、《论党的自我革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如何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15位党员同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以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讲话,习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考量,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员,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
-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支部全体党员观看以“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为主题的影片《望道》,纪念峥嵘岁月,坚守红色信仰,传承红色精神;积极参加yl9193永利组织的“红色背篓精神”纪念馆参观活动,了解红色背篓精神,“坚决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坚持为人民”,重拾背篓记忆与时代变迁,在新时代传承、践行红色背篓精神,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持之以恒为人民服务。
三、立足本职岗位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要秉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高质量发展上当先锋,走在工作的前列,发挥模范作用。教研室1人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1人入选学校支撑人才成长计划、获北京市高等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永利官网教学成果奖2项、立项校级公司产品课题2项、校级实验技术标准化项目6项、校级青年教师项目1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四、加强理论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实践教学中心党支部在庆祝建党102周年之际,聆听公司党委委员吴清老师、张硕峰老师讲党课,吴清老师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指导公司产品新思考》为主题,使我们深刻领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含义,同时也对未来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未来人学的不是一套内容,而是一套认知能力。
张硕峰老师以“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要意见》体会”为题的党课,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的决心和使命。
与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护理党支部共建,邀请耳鼻喉护士长来我中心讲授《耳鼻喉疾病预防小常识》,并带领李辰护士长参观yl9193永利的中药DIY鉴别体验中心。
五、助力公司党建,加强平台建设
为更好地支撑人才培养,中心协同各实践课程组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与实习实训基地,包括中药炮制实训平台、分析实训平台、药理实训平台、药学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等,并对多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和补充,整体提升中心教学平台的硬件水平。实践平台的建设为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专业员工实习、见习和技能实训提供基地,为员工创新创业提供平台,为综合创新性实验、毕业专题、研究生课题等提供支撑,为学校培养中医药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实践教学中心新建实验实训平台:
(左)中药炮制实训平台;(右)药理实训平台
为切实推进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的全面开放、充分共享,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使用、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的指导意见,教研室通过整合实践教学中心实验室与设备资源,推出了自主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心预约开放系统”,实现中心15间实验室、23台设备在非教学时段的动态开放共享,并由12位教辅人员共同进行管理。员工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实现预约,实验室管理人员基于手机端就能完成审批管理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中心的整体运行效能和实践资源利用率,系统自2021年上线,累计开放实验室超过500天,测试1000余机时,服务近千人次,为大仪平台外的小型仪器与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提供了示范。